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等效平衡数学学习方法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3-09 15:44:32


数学的学习,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做好数学的学习工作,掌握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等效平衡数学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学习方法中找到一些有助于自己数学学习的点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 等效平衡的概念

目前大家公认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逆反应不论采取任何途径,即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无论是将反应物一次性投入还是分批投入,只要达到平衡后,各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就视为等效平衡。这里的百分含量,可以是物质的量分数,也可以是质量分数。

二、 等效平衡的类型

在考虑平衡体系时,现在流行的分类方法是:以反应条件为前提,归纳出在各种条件(温度、压强、容积)下何时能形成等效平衡,然后来解决问题。今天在这里介绍从另一个角度——可逆反应来认识等效平衡,这样使大家在高考复习中对等效平衡更好理解和应用。

我们以可逆反应方程式为主,把可逆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计量系数之和是否相等分为两类:

第一类,化学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计量系数之和不相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可形成等效平衡。

⑴在定温、定压情况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与原平衡相同的物质,且这些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值)与原平衡相等,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解释: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论装入各反应物的起始量是多少,只要各物质的起始量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与原平衡起始(或平衡)时相同的物质,且各物质的起始量之比与原平衡相等或相当[如对于2SO2(g)+O2(g)→2SO3来说,装入SO3即相当于按物质的量之比2︰1装入SO2和O2]就会达到等效平衡。

例如;对于2SO2(g)+O2(g) →2SO3来说,等温等压下,起始时将①4molSO2和2molO2;②6molSO2和3molO2;③3molSO2和1.5molO2和1molSO3;④nmolSO3等分别放入密闭等压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O2的百分含量均相等,达等效平衡。

达到上述等效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各物质的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气体的密度;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均相同,但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对应量应该成正比关系。

⑵在定温、定容情况下,不论装入各反应物的起始量是多少,只要各物质的起始量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与原平衡起始(或平衡)时相同的物质,且这些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解释: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只要起始时装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或相当(如装入3molSO3即相当于装入3molSO2和1.5molO2),就达到等效平衡。

例如:对于2SO2(g)+O2(g)→ 2SO3(g)来说,在等温等容下,起始时将①2molSO2和1molO2;②2molSO3;③1.6molSO2;0.8mol O2和0.4molSO3等分别充入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O2的百分含量均相等。达等效平衡。

达到上述等效平衡时,等效的物理量最多,几乎是全等了,于是,有的教辅书将其称为“等同平衡”,应该指出的是,“等同平衡”的说法是不妥当的。比如不同的投料方式,放出的热量就不同。如上述的平衡2SO2(g)+O2(g)→2SO3(g)中,①是放出热量,②是吸收热量,③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都与①②不同,所以说“完全等同”是不合理的。

第二类,化学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计量系数之和相等,下列情况可形成等效平衡:

在定温情况下(恒容或恒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与原平衡相同的物质,且这些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值)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解释:当温度一定时,不论装入各反应物的起始量是多少,只要各物质的起始量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与原平衡起始(或平衡)时相同的物质,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等或相当[如对于H2(g)+I2(g)→2HI(g)来说,装入3molHI(g)相当于装入3molH2(g)和3molI2(g)。],因平衡与压强无关,就会达到等效平衡。

希望以上所介绍的等效平衡数学学习方法,大家能够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能够用得到。我想,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对于我们大家的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数学学习。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