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作为老师怎么让高三生学习有动力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9-20 12:14:38


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老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作为老师怎么让高三生学习有动力,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不断创新,将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成为主动、科学的学习者。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登高”才能“望远”――强化目标意识和坚持精神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秀与否,比智商影响更大的是情商上的差别。为了确保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延续的动力,需要强化目标意识和坚持精神。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引领学生去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和经典读物,让他们在一些伟人身上得到启发,树立自己人生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让班级主题活动系列化,策划组织开展了系列的“励志成长”主题活动,如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同样的心情一样的期待》、《家校联手提高效率、树立信心勇往直前》、《收心静心迎接新挑战》、《如何克服畏难情绪》、《在伟人的启迪下,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等活动,许多学生毕业多年后,回顾起来,对课堂上知识学习的过程早已淡忘,但对这些主题研讨活动却记忆深刻。

通过读书和主题话题确立高远的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外来的憧憬或者说是人生规划的意义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却是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那些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那些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在社会的中上层。而那些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在社会的最底层。”

二、“正本”需要“清源”――用兴趣和成功启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引擎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兴趣和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儿童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他还认为:“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这是孩子们永不枯竭的学习动力!”可以这样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成功体验,便没有兴趣,反过来看,没有兴趣就失去了建造成功大厦的支柱。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为孩子们搭建更多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的课堂讲解很少,我喜欢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或者板演,甚至开展学生优质课评选活动。实践发现,学生的潜力惊人,只是一个学期的坚持,部分学生的课已经上得有模有样。板演我一般让成绩暂时落伍的孩子上台,成绩中等的孩子纠正,成绩最好的孩子上台解说原因,解说更加简便、更加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有,通过“每日悬赏一题、单元手抄报评选”等活动,孩子们不同方面的潜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发展。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现进而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去展示自己,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2.要减负增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五年来,我一直在坚持以“引导自学型课堂”推进“学生单元自主式学习”的实验。在这种课堂上,我经常听到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掌声,这种掌声来自全班交流或点拨自学得失时同学或老师深刻而精辟的见解,有时是豁然开朗,有时是醍醐灌顶,师生不自觉地鼓起掌来;第二种声音是笑声,孩子自己上台讲课,大多数的课堂生动而精彩,让数学的课堂对孩子来讲有吸引力有魅力,让他们产生兴趣。第三种声音是辩论的声音,这种课型的结构让孩子有了探究的欲望,让孩子能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和同学甚至老师辩论。课堂当中什么时候孩子思维最活跃?就是在辩论的时候;什么时候教学效率最高?就是在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实践证明,这种课型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作业负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其实是一件挺快乐的事。

3.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多样化,坚信鼓励的力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不同的尺子衡量不一样的孩子,这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评价多样化,不仅从成绩来衡量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对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笔者在几年来坚持考试成绩、在校表现、作业优秀、课堂表现、艺术特长、特色活动等方面的家长喜报制度,只要孩子在这些方面中的某一项取得进步和优秀的,都以学校的名义给孩子的家长发一份喜报,让老师、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这份喜悦。还有定期举行期中、期末考试优秀奖和突出进步奖颁奖典礼、优秀经典题、错题集评选等,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方面都能得到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顺理”方能“成章”――让制度、集体、竞争合成内驱力

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首先使学生产生一种限制感。学生在规章制度的限制下活动,产生一种被动性内驱力。对规章制度成功的管理,例如:有监督、有检查、有奖惩,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遵守规章制度的自然性需要,产生一种责任感,进一步转化为班级文化,这个时候规章制度所引起的内驱力的主动性也就会得到提高。如我的班级内长期坚持的小组合作制度、小组晋级评价制度等。

学生作为社会成员有很强烈的归属需要,他们需要交往,需要友谊,需要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也需要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团结温暖的集体对学生来说乃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集体中的优良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实践中往往发现有个别离群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内心同样具有强烈的归属需要,甚至比一般学生更强烈。优秀班主任总是能在建立良好班集体方面下功夫。依靠集体,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集体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和帮助,也互相竞赛。大家也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而携手并进。

竞争本来是一个社会因素,是一种外推力,它已经更多地表现在学生的心理上,在一个班级可以适当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由于竞争,就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而危机感则是一种强大的主动性内驱力。因此,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吸引作用的因素了。教育教学中也要大胆创新地使用竞争的机制,开展各种竞赛,使学生有点危机感,使学生在竞争中自我实现。

当然,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可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正如教育的道与路,“路”虽各有所异,“道”却大体相同,似乎可以说“万路归道”――所有小路,都归向于大道:教育之道。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或者无论选择怎样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不断行走,不断前进。

作为老师怎么让高三生学习有动力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老师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