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猎豹(图)】百科知识点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07-21 14:18:16
神秘的大自然孕育了多种生物,大家平时要多了解这些生物,这样不但能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对大家学好生物这一科目有所帮助,为此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亚洲猎豹(图)】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亚洲猎豹主要产于南亚和中东,皮毛短而粗糙,棕褐色,散布着小而圆的黑斑。它的头比一般的猫科动物要小,但腿特别长,躯体较瘦,最大的特点是鼻子两侧从眼角至嘴角各有一道黑色条纹.它们一般体长1.4~1.5米,尾长0.6~0.75米,高约1米,重在50~60千克。
亚洲猎豹主要栖息在半干旱沙漠或空旷草原和浓密的丛林中,其捕食猎物的本领是猫科动物中最像狗的一种。它的四足也很像狗,爪子钝下弯度小,仅能收缩一半。因它腿长、体瘦,因此奔跑速度可达113千米每小时,一次跳跃9.1米,是跑得最快的陆栖动物,可谓真正的“速跑冠军”。它捕食猎物就是靠其冲刺的速度快,一般情况下,羚羊、鸵鸟等很难逃脱。
亚洲猎豹因其性情温顺,很早以前就有人到野外大量捕捉小猎豹来喂养,但成活率极低。在当时拥有训练有素的猎豹是那些达官显贵们的一种富贵象征,许多有钱有权的人家里都养有猎豹,有的甚至养有几十只。但猎豹在当时人工饲养下根本不繁殖,因此全部要到野外去捕捉。再有,人们为了获取其皮毛,毫不顾忌猎豹在自然界中所起的生态平衡的作用,大量捕杀成年猎豹。那些王公贵族们也以猎杀猎豹为乐趣,刚刚出生的小猎豹被人捉走,大猎豹又惨遭捕杀,就这样,亚洲猎豹数量急剧减少。在当时,人们还大量开垦丛林、草原,种植庄稼,使猎豹栖息地大量被毁坏。栖息地的丧失使它们失去了合适的猎物,这更成了本来就不多的亚洲猎豹的致命伤。
到了1930年后,人们在野外看到猎豹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到了1940年以后,人们只是几年内才能发现一次亚洲猎豹的踪迹。据文献记载,最后一次发现亚洲猎豹是在1948年的印度南部。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过体型细长、姿态优美、动作灵活的亚洲猎豹。
【亚洲猎豹(图)】百科知识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学大教育网拥有各类百科知识点,欢迎大家查阅浏览,从而增长知识。
热门资讯

-
【高考生物答题必备】大连学大老师分享高三生物学习技巧
2021-12-09 -
【高考生物答题必备】大连学大老师分享高三生物学习技巧
2018-11-12 -
初中生如何才能达到听好课的目的
2018-11-11 -
高考答卷做不完是大忌!大连学大教育传授数学答题经验
2018-11-10 -
2019高考生物必背100个知识点,建议收藏
2018-11-10 -
大连学子!你的专业到底能干啥?大连学大教育揭秘专业前景!
2018-11-10 -
初三学习期间孩子最容易出现哪些现象
2018-11-09 -
2019年高考全科答题要领,不想扣分必看
2018-11-09 -
网友热议,到底谁更懂教育?
2018-11-09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