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三是阅读思考胜过盲目做题的语文复习阶段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2-20 15:40:11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三之后都有很多的学习问题需要得到有关人士的解答,为了帮助大家在高三时候的学习,学大教育更新了下面的文章,希望你可以认真学习下面的高三是阅读思考胜过盲目做题的语文复习阶段。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实际比重超过了卷面分,同学们都非常重视。可是经过复习,再来做做练习,同学感觉进步不大或成绩不稳定,于是加大了练习——不是个好办法。

是静心与思索,是对经验积累的重新审视,是面对实际的扪心自问——我的问题出在哪儿?从某种意义说,复习到一定程度,总结一点规律性的东西,这个过程是达到能力“飞跃”的一环。思索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的,二是具体操作上的。

阅读的基本任务,就是“读懂”、“理解”篇章和文段。高考试题的取材都来自教材之外,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没有读过,尤其是前两种文章的内容会感到陌生,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对生活个性化的认识或情感,我们也可能不熟悉。读懂、理解,并能从容回答试题的提问不是易事。读懂、理解必须以背景知识为依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理解错了,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复习期间,也不要拒绝任何新的知识,要努力扩大自己的视野。其次要统观全文。试题在设问时,虽然是针对几句话或一两个段落,它们的意义都在全文主旨的统摄之下由信息总而合成,忽略了主旨,忽略信息都可能使理解失之偏颇。高考的选文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试题就“特殊的日子”提问,应答关照副标题和文后注释,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一些考生在做题时用自己的认识去代替考试文本的陈述,这是答题总与答案有距离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文本的认识或见解与我们不一致,试题只要求回答作者的认识、见解是怎样的,“理解”不是“读后感”,得忠实于原文。认为从原文中寻章摘句就行了,那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由于设问的角度不同,解读时要依题做答,表达形式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可以肯定内容一定为原文所有。复习期间这样认识上的问题要解决好,把它们当作解读文本的原则。

所谓“操作”,是指在解答试题时,选择好角度,有点方法,讲究点顺序。做到准确辨析语句之间的关系。试题就文中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提问,应答的关键是能不能找出与它有一定逻辑关系、和它相呼应的另一些词语、句子或段落。这些一点都不陌生,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遇到,比如学习议论文,讨论论点与论据,证明与被证明;说明文的说明与被说明;记叙性的具体与抽象;其他如隐含与明晰、并列、因果、条件、比较、称代、含蓄、比喻等等,这诸多关系,由于作者行文的风格、技巧不同,认真阅读都不难把握。这个过程既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多理性,形象思维偏于感受各自的特点,在冲刺阶段需要多一点体验。要多看看做过的题,对了的,总结点经验,错的想一想在哪儿出了毛病。一旦有所“悟”,就可能“豁然开朗”。

具体操作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点:1.通读全文,把握住主要的内容;2.细审题意,明确基本的要求;3.搜寻信息,确定信息所在的有效的阅读区间;4.研读文句,整理一下设问与应答之间的关系,准确的进行筛选;5.再审题意,根据设问要求定向应答。

那么上面就是关于高三是阅读思考胜过盲目做题的语文复习阶段的详细分析,希望在阅读之后你可以明白自己在接下来的语文复习上应该做些什么才是正确的。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