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2015下高一语文上册课文-【呐喊】自序说课稿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10 20:12:25


呐喊是著名的文学家鲁迅的作品,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下面给大家带来2015下高一语文上册课文-【呐喊】自序说课稿,大家看一看,学习一下。

(一)说教材:

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大纲对语文教育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要求。

本单元所选都是序言。

单元的教学要求是:①了解序言的相关知识;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③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走出课堂,放眼社会,增强历史责任感。

序言,是一种文体,是附加于著作或书画等并同它们有一定关联的评述性文字。掌握这种文体,有利于我们对著作内容的理解。

除了解序言的特点外,通过对本篇的学习了解鲁迅思想发展及其爱国情怀,了解集子命名的原因,也正体现了新大纲对本课“人文性”的要求。

(二)学情分析:

本文内容较深,而我们所面临的学生多数基础较差,对鲁迅的作品有一种畏难情绪,对本篇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拟在教学时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三)说教法: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问、思考、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说来是:

1.定向自读法明标的;

2.提问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3.讨论法调动学生参与、激活思维;

4.练习迁移法促使学生动手、巩固提高。

(四)说学法:

高一学生以前学过一些鲁迅的作品,但没有形成一个体系。而本课的学习,如果没有一个充分的预习,对鲁迅的作品、对鲁迅的生平事迹不能事先有所知,在学习本文时就会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课前对学生作了如下要求:

1.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特别是加强对有关选自《呐喊》中的一些篇目的回顾。

2. 预习本课,写出提纲。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积极思考讨论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揣摩重点段落语句的含义。

确立以上教法学法的依据: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在阅读方面,“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教学活动应是民主和谐的,在教学活动中,要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目标:

1.了解序言的特点,学习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

2.理清作者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呐喊》创作命名缘由三者之间的关系。

3.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板书课题

《呐喊》是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初版,收十五篇作品,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列为该社“文艺丛书”之一。1926年10月第三次印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入鲁迅自己编的“乌合丛书”。1930年1月第十三次印刷,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从此,《呐喊》便一直收十四篇小说。

《呐喊》中的小说,以发聩振聋的气势,揭示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喊出了“五四”时期革命者的心声。它反映了“五四”彻底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适应了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需要,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序》写于1922年12月3日,冠于《呐喊》卷首,又曾单独发表于1923年8月21日北京《晨报·文学旬刊》。在内容上,《自序》回顾了小说集中那些为革命而“呐喊”的作品的由来,最早回答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问题,初步总结了作者自己早期从事文学战斗的经验。在艺术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法。娓娓而谈,侃侃而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2.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

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展示教学目标)

3.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出示课件)

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哪些主要生活经历?

②统观全文,说说作者创作小说并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

③鲁迅先生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有何含义?

(讨论、发言,教师明确)

4.重点问题探究:(出示课件)

①“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②(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

③统观全文,说说作者创作小说并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缘由。

(集子的命名,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小结后可诵读鲁迅的《自题小像》,加深对作者爱国情怀的理解)

④“我”与金心异有一段关于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对话,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⑤“我抛弃了自己从前的认识,接受了对方的观点,开始呐喊战斗。”

“从前的认识”指什么?

“对方的观点”指什么?

5.练习巩固:(出示课件)

6.小结艺术特点:

①夹叙夹议的笔法

由于本文既要叙述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状况,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夹叙夹议的写法。由于在具体、生动的叙事中,夹入精练、透彻的议论,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厚,使中心思想更加明确集中,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感受、认识作者的思想发展进程。

本篇采用生动的记人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笔法,把书序写成了文艺性的散文,使序文与集子中的小说风格协调一致。

②叙事注意选取典型材料

叙述时,注意选取典型的事例,以一当十,将经历写得要言不烦,详略相宜

③议论中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

议论时,尽量运用形象的比喻,具体生动地剖析自己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广。

7.思考:

你怎样认识鲁迅的寂寞?青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人生旅途中可能存在的寂寞?

8.写作训练:(任选一题)

①、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文章,反映出自己的梦想。字数600字左右。

②、读鲁迅的小说,分析 “曲笔”手法的运用。

③、以“闪光的寂寞”为题,谈谈对鲁迅孤独寂寞的看法。

以上就是我们学大教育给大家带来的2015下高一语文上册课文-【呐喊】自序说课稿,鲁迅的作品很优秀,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去阅读一下。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